目前,腦卒中是僅次于心臟病和腫瘤的第三位致死疾病,而缺血性卒中的發(fā)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,占腦卒中總數的60%~70%。缺血性腦卒中是指由于腦的供血動脈(頸動脈和椎動脈)狹窄或閉塞、腦供血不足導致的腦組織壞死的總稱。頸內動脈和椎動脈閉塞和狹窄可引起缺血性腦卒中,年齡多在40歲以上,男性較女性多,嚴重者可引起死亡。
調查顯示,城鄉(xiāng)合計腦卒中已成為我國第一位死亡原因,也是中國成年人殘疾的首要原因,腦卒中具有發(fā)病率高、死亡率高和致殘率高的特點。不同類型的腦卒中,其治療方式不同。

神經介入手術(缺血性腦卒中)
神經內外科順應醫(yī)學技術發(fā)展需要,并不斷開展新技、新療法,尤其是介入治療,堪稱“小創(chuàng)傷,大效果”的治療方式。而神經介入治療,全腦血管造影術是必不可少的,該技術能檢測出CT、 MRI未能檢出的血管病變,如血管狹窄的部位和長度、腦動脈瘤、腦動靜脈畸形、血管閉塞的部位等,為介入治療提供準確依據。

神經介入手術
另外,急性腦梗死的超早期介入溶栓、取栓術:該技術可以使腦梗塞患者閉塞的血管短期內再通,避免了以往腦梗塞患者經住院治療仍有可能死亡或失語、偏癱的不良后果,且患者的術后住院時間可以縮短至3天以下;該介入手術要求患者發(fā)病后6小時內到達醫(yī)院就診,越早越好。
在缺血性腦卒中,頸動脈系血管狹窄是造成頭痛長期頭暈、腦梗塞的重要危險因素及原因,支架輔助的血管成形術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不適癥狀,大大降低腦梗塞的發(fā)生率。
適應癥:
1、年齡在80歲以下,無嚴重的心、肝、腎功能障礙。
2、頸動脈系統(tǒng)發(fā)病時間在6小時內,椎基低動脈系統(tǒng)在12小時之內。
3、有明顯的神經功能障礙,而且逐漸加重;CT上無低密度灶,并排除腦出血或其它明顯的顱內病變。
4、無出血傾向,凝血功能基本正常。
絕對禁忌癥:
1、單純感覺障礙或共濟失調。
2、臨床癥狀很快改善。
3、有活動性顱內出血。
4、有出血性素質或出血性疾病
5、顱內動脈瘤、動靜脈畸形、顱內腫瘤或可疑的蛛網膜下腔出血。
6、有出血史。
關注唯邁醫(yī)療:richmondcountyhistoricalsociety.com

商務洽談:400-8906-74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