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观看a视频_免费一级国产片在线观看_伊人中文字幕亚洲精品_制服丝袜99在线不卡

首頁 新聞中心 行業(yè)動態(tài)

CTO介入治療新器械的應用

發(fā)布時間:2018-08-29 10:50:23 發(fā)布者:創(chuàng)始人 閱讀數(shù)量:0

現(xiàn)任復旦大學上海醫(yī)學院附屬中山醫(yī)院心導管室副主任、心內科主任醫(yī)師,上海醫(yī)學會心血管??茖W會青年委員、中華醫(yī)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介入學組委員,亞太心臟介入學會、歐洲心臟病學會委員;TCT、ESC、Angioplasty Summit、CCT、TOPIC國內外會議主席團成員。發(fā)表論文84篇,其中SCI收錄46篇。


慢性完全閉塞病變(CTO)介入治療中,術者技術水平的提高和器械的發(fā)展相輔相成:技術的進步要求器械進一步改進,而不斷改進性能的器械又能將術者的技術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。近年來CTO 介入治療手術成功率有了顯著的進步,除了術者技術水平的提高之外,其中部分原因應歸功于新介入治療器械的應用,例如Corsair 導管、Kaneka 雙腔微導管(KDL,又稱Crusade 導管)及新型導引鋼絲等。本文將結合自己的體會概述最近兩年來在CTO 介入治療中使用的新器械以饗讀者。

一、新型導引鋼絲

  Fielder XT 導引鋼絲的問世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CTO 介入治療的模式,但是Fielder XT 導引鋼絲的扭矩傳送能力仍差強人意,尤為讓術者擔心的是在逆向介入治療中,其較細的頭端很容易進入側支血管的分支,從而導致側支血管受損。Fielder XT-A 和Fielder XT-R 則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Fielder XT 導引鋼絲的這些缺陷。與Fielder XT 不同,F(xiàn)ielder XT-A 和Fielder XT-R 的頭端采用了Sion 導引鋼絲的雙纏繞設計(圖1),與Fielder XT 相比,F(xiàn)ielder XT-A 和Fielder XT-A 的扭矩傳送力和導引鋼絲頭端跳躍現(xiàn)象得到明顯改善(圖2),XT-A 和XT-R 的頭端直徑為0.010 "略粗于Fielder XT(0.009 "),為了保證XT-R 通過側支血管的能力并提供更好的安全性能,F(xiàn)ielder XT-R 的頭端硬度為0.6 g, 略低于FielderXT(0.8 g), 為了更好地通過閉塞病變,F(xiàn)ielderXT-A 的頭端硬度(1.0 g)略高于Fielder XT。

  盡管Fielder XT-R 設計的初衷是用于逆向介入治療通過不可視或者迂曲的側支血管,但最近很多術者將其用在正向介入治療中,尤其是次全閉塞或者存在所謂“微通道”的病變,這可能和目前CTO 介入治療理念的改變有關。過去CTO 介入治療非常強調使用較硬的導引鋼絲,毫無疑問,這類較硬導引鋼絲頭端穿透力明顯增加,但卻喪失了頭端靈活性,無法根據(jù)血管的走行調整其前進的方向,最終導致手術失敗。為此,開發(fā)一種既有較強病變穿透力,又能保持一定頭端靈活性,從而可以主動轉向的導引鋼絲勢在必行,其代表性產品為GAIA 系列導引鋼絲(GAIA First、GAIA Second、GAIA Third)。GAIA First 的頭端硬度為1.5 g,GAIA Second 的頭端硬度為3.5 g,GAIA Third 的頭端硬度為4.5 g(圖3),雖然理論上GAIA First和GAIA Second 的穿透力分別為19.1 公斤/英寸2、44.6 公斤/英寸2,但由于GAIA 導引鋼絲頭端呈微錐形設計,頭端直徑從0.011 英寸降至0.010 英寸,至其最頭端處直徑僅為0.006 英寸,所以實際上其穿透力分別為53.1 公斤/英寸2、123.8 公斤/英寸2,GAIAFirst 的頭端穿透力高于Miracle 6,GAIA Second 的頭端穿透力和Conquest Pro 相似(圖4)。體外實驗顯示,GAIA 導引鋼絲的扭力傳遞性能優(yōu)于目前已有的其他導引鋼絲,該類導引鋼絲具有較長的親水涂層,有利于聯(lián)合使用Corsair 導管或微導管時,為術者提供較好的觸覺反饋。與其他導引鋼絲不同,GAIA 導引鋼絲在出廠時頭端已預塑形,頭端塑形長度僅為1 mm,角度約為45°。和傳統(tǒng)導引鋼絲操控方式(邊旋轉邊推送)不同,使用GAIA 導引鋼絲在旋轉時,不宜同時推送該導引鋼絲,當導引鋼絲頭端旋轉到達某一既定方向后,術者才可以推送該導引鋼絲,當導絲頭端偏離既定方向時,術者應調整其頭端方向,然后繼續(xù)推送。建議術者使用扭控器操控GAIA 系列導引鋼絲。盡管GAIA 導引鋼絲有很多優(yōu)點,但我們不宜將其神化,GAIA 導引鋼絲仍然具有穿透性導引鋼絲的缺點,如果操作不當,可能會導致血管夾層或者穿孔。對于閉塞段較長的病變,如果影像學無法提供足夠的血管走行信息,應慎用該類導引鋼絲。CTO 介入治療導引鋼絲的選擇見圖5 和圖6。逆向介入治療中,為了通過側支血管,首選的導引鋼絲為Sion,如果Sion 無法通過,尤其是過于迂曲或者不可視的側支血管時,可換用Fielder XT-R,部分病例(尤其是有較多分支血管的側支通路)可以試用Sion blue 導引鋼絲。與Sion 相比,Sion blue 的頭端更為柔軟,僅為0.5 g,頭端至近端15 mm 處為硅油涂層,增加了頭端的摩擦力,使得術者更易操控導引鋼絲。另外,Sion blue 的支撐力也略優(yōu)于Sion。在通過側支血管時,謹慎使用Sion black 導引鋼絲,該類導引鋼絲頭端為雙纏繞設計,同時又有多聚物涂層,有術者把Sion black 比喻為Fielder FC 及Sion 導引鋼絲的復合體,由于其頭端硬度為0.8 g,當通過過于迂曲的側支血管時,如果操作不慎,有可能導致側支血管受損。

二、新型微導管

  Corsair 導管的問世在一定程度上簡化了CTO 介入治療過程,但是由于其體部外徑較粗(2.6F),內徑較細,因此在6F 指引導管內無法同時容納兩根Corsair 導管,通過小的注射器進行高選擇性造影(Tip Injection)時較為費力,有時難以通過較為迂曲、成角的側支血管。為了避免上述這些缺點,Asahi 公司近年來又出品了Caravel 微導管。Caravel 微導管的外形與Corsair 導管極其相似,頭端成錐形,長度為135 cm(150 cm 長度的Caravel 微導管臨床評測中),頭端外徑為1.4F,體部外徑僅為1.9F,頭端內徑為0.40 mm 高于Corsair 導管(0.38 mm),體部內徑為0.43 mm 略低于Corsair 微導管(0.45 mm)(圖7),正是由于Caravel 微導管“桿細腔大”的設計,所以可以在6F指引導管內同時容納兩根Caravel 導管,可以在7F 的指引導管內同時容納Caravel 導管和超聲導管,術者可以較為輕松的完成高質量的高選擇性造影,較為順利的通過迂曲、成角的側支血管(圖8)。但由于Caravel微導管“桿細腔大”,因而其管壁比較薄,使用該導管時切忌旋轉,否則有可能將其折斷(圖9)。

文章來源:360doc

本網編輯轉載此文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(lián)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![聲明]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,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。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。

更多資訊,請前往唯邁醫(yī)療官網:richmondcountyhistoricalsociety.com


返回